为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落实《国际科技合作“十二五”专项规划》部署,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针对浙江省区域经济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于2013年9月发文,批准认定以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为2013年度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科发外[2013]597号]。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依托于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立了农业工程装备、超精密加工装备、特种装备结构完整性、机械振动与噪声、装备智能化五个研究分中心,面向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领域的国际科技前沿开展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所依托的相关学科近五年内投入的建设经费达2亿元,实验用房7400平方米,仪器设备原值达4000余万元,具有较强的学科支撑和研究条件。
中心具有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渠道和较好的**科技合作基础。目前已经与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日本茨城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里诺分校、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等十余所知名院校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在农业工程装备及其自动化、超精密加工装备与技术、特种装备完整性、振动噪声利用与控制等方面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承担了国家**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海外学者合作研究项目和各类省部级**科技合作项目17项,资助经费达1700余万元,部分合作成果已经完成产业化。
其中,“模块化小型多功能作业机的变速模块”等几十项专利成功实现产业转化;设计开发的小型农业作业机包括收获机、茶园机、旋耕机等在浙江四方集团公司、宁波协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创造产值12250万元,出口创汇约1160万元;自2005年以来,通过压力容器安全评定技术成果实施转化,实现了镇海炼化、茂名石化和秦山核电等石化和电力企业关键部件安全监控,新增产值14820万元,增加利润350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7.92亿元。2009年以来,采用超精密平面抛光关键技术成功解决了苹果公司iPhone 4、iPad 3光学玻璃的大批量生产技术难题,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新增产值2.2亿元,增加利润3700万元,新增税收1531万元。构建了国内首条LTCC片式多层微波陶瓷微型频率器件规模化生产线,产品质量达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打破了进口产品长期垄断我国市场局面,产生直接效益4.74亿元。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开拓海外人才合作渠道,先后与华盛顿州立大学张勤教授、伊利诺伊大学Lawrence A. Bergman教授(国家高端外国专家)等20多名机械工程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签署了海外高层次智力引进和客座教授聘用书;引进了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方案、光伏组件设计方案、化工装备方案资料60多份;引进了对环境无污染的高效无损伤磨削工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在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科技奖励等方面获得了一批合作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加单位)、省部级科学技术奖1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的建立有效提升了我国在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领域的**科技合作质量和水平,对相关领域或地区**科技合作的发展产生引领和示范效果,未来几年力争将中心建设成为享有国际声誉的研究机构,在农业工程装备、超精密加工装备、特种装备结构完整性、机械振动与噪声、装备智能化等研究领域取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解决当前国内外相关领域的重大技术难题,提高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