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学院始建于1953年,是浙江工业大学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

        设有先进制造与现代设计技术、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应用力学与机械强度、化工机械设计等6个研究所,及机械工程1个系。

        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完整  已建立了本、硕、博及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能源动力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拥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机械、能源动力、工业工程与管理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共7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在读研究生2100余名(其中全日制博士200余名、全日制硕士1800余名,非全日制研究生80余名),本科生1800余名,学历留学生60余名。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近290余名(含工程训练中心21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0人次、省部级人才90余人次,正高级教师近60名,副高级教师90余名。

        学院科教平台齐全  学院拥有机械工程(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一流学科A类)、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两个一级学科。建有高端激光制造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激光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国家“111”计划)、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示范中心、国家级高端装备的多能场复合智能制造实训基地、科技部能源材料及应用**科技合作基地(核心成员单位)、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核心成员单位)、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浙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激光绿色制造技术浙江省**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产教融合联盟、1个省级产教融合平台、2个国家级校外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等教学平台。

        学院整体实力出众  经过近70年的风雨磨砺和学术积淀,机械工程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诸方面均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5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700余件,发表论文3500余篇;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和重大项目(含军工)20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含重点项目)1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0项。学院与省内外众多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有近百家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服务区域产业集群70余个,服务企业3000余家,有力支撑了区域块状经济发展。近三年,学院年均科研经费达1.5亿以上,其中,2023年学院科研经费突破2.17亿。

        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拥有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4个,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一流建设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并列入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单位,机械工程专业列入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浙江省研究生教育创新示范基地。机械工程、过程控制与装备、工业工程等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近五年,学生团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机械设计竞赛等高水平项目,共计获得国际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140余项,其中一等奖47项,二等奖48项,三等奖56项;获省级奖项550余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91项,二等奖203项,三等奖252项。以本科生为第一作者专利受理511项(其中发明195项),专利授权315项。

        学院对外交流与合作广泛  近十年来,学院与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学术团体等开展了广泛的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与美国、英国、日本、荷兰、比利时等国外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与多家国内外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举办大型学术、交流活动达30余次。每年招收国外留学生数十名,年出国访学及留学人员80余人,合作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数名。

        学院以“敦仁通变”为院训,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倡导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目前正向着区域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的研究型学院建设目标而努力奋进。


(数发布于2024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