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来源 | 立项时间 |
1 |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区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 | 张立彬 | 国家**科技合作项目 | 2014 |
2 | 高压高速液压驱动中的界面效应与性能强化(参加) | 彭旭东 | 973计划子课题 | 2014 |
3 | JG-JD-2014009 | 阮健 | 重要科研单位 | 2014 |
4 | 多目标交通信号和行驶车辆智能化协同控制技术(参加) | 董红召 | 863计划子课题 | 2014 |
5 | 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臂的动态结构参数优化方法及冲击动载协调分配问题的研究 | 李研彪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4 |
6 | 复杂产品认知不确定性的定量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 | 潘柏松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4 |
7 | Hastelloy-N合金焊接接头再热裂纹敏感性及其控制 | 杨建国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4 |
8 | 磁感应游离磨粒线锯切割新方法 | 姚春燕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4 |
9 | 气膜屏蔽微细电解加工方法研究 | 王明环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4 |
10 | 电-磁复合场协同作用对激光熔覆层组织的调控机理研究 | 姚建华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4 |
11 | 室内环境中行走造成颗粒物二次悬浮及输运的模拟及实验研究 | 郑水华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4 |
12 | 玻璃态高聚物屈服参数的纳米压入测试技术 | 彭光健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13 | 多时间尺度动态神经网络不确定非线性MIMO系统状态观测研究 | 付志军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14 | 基于离心力原理的力传感器新型动态标定及参数辨识方法研究 | 陆建山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15 | 基于多尺度动态分析和环境匹配的疲劳预警干预技术研究 | 李家文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16 | 基于界面结构梯度化设计的SiC陶瓷接头高温力学行为研究 | 贺艳明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17 | 多硬度结构淬硬钢模具的铣削稳定性预测研究 | 王扬渝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18 | 长臂式仿生软体机器人及其主动刚度自适应控制研究 | 鲍官军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19 | 新型力反馈式二维电液伺服阀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 | 孟彬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20 | 柔性抛光方法中的磨粒群剪胀效应及划痕损伤控制方法 | 曾晰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21 | 污泥水热法脱水预处理过程耦合重金属化学浸提脱除和迁移机理研究 | 严密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22 | 内压缩混输泵气液单向阀相界面演化及失稳机理研究 | 马艺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23 | 基于量子超启发进化算法的低碳取送货车辆调度研究 | 张景玲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4 |
24 | JG-JD-2014018 | 姜伟 | 重要科研单位 | 2014 |
25 | JG-JD-2014007 | 柴国钟 | 重要科研单位 | 2014 |
26 | 分布式光伏系统能效评估与参数远程校准技术 | 胥芳 | 国家**科技合作项目 | 2014 |
27 | 数百瓦级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研制与示范 | 张立彬 | 863计划课题 | 2013 |
28 | 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纳米增强材料及应用示范(参加) | 杨芳儿 | 863计划课题 | 2013 |
29 | 基于音圈致动的微米压入力学测试仪器的研制 | 张泰华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30 | 实验固体力学 | 张泰华 | 国家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 2013 |
31 | 非平稳噪声条件下软测量系统量子随机滤波方法研究(分项) | 刘毅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32 | 面向低熵的一类多态性作业车间布局智能建模与稳健协同优化 | 陈勇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33 | 考虑裂纹对感应电流影响的高温超导体多裂纹问题研究 | 曾军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3 |
34 | 非易失性碳纳米管存储单元的双稳态结构设计和管内分子运动的控制方法研究 | 叶森斌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3 |
35 | 柔性多铁异质结构的挠曲电效应及多场调控研究 | 吴化平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36 | 裂纹尺度突变信息实时反馈的喷涂层疲劳磨损失效预警研究 | 朴钟宇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3 |
37 | 机械密封橡胶/金属高压密封界面微动损伤机理与控制研究 | 沈明学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3 |
38 | 硬脆材料零件复杂曲面的强约束磨粒射流抛光方法研究 | 袁巧玲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3 |
39 | 制造系统中不确定因素的行为决策分析与机理研究 | 裴植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3 |
40 | 直动-导控一体化2D电液比例换向阀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 | 李胜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1 | 两相汇流旋涡抽吸演化机理及其非线性冲击振动检测方法 | 谭大鹏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2 | 无铅焊点电迁移失效的多尺度研究 | 梁利华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3 | 非均质微互连材料损伤和失效的多尺度研究 | 许杨剑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4 | 深海环境机械密封端面波形的生成、传播与演变机制研究 | 孟祥铠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5 | 再生制动系统能量回收方法与制动力调节机理的研究 | 宁晓斌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6 | 基于形状记忆聚合物的一体式个性化矫治器正畸机理及其实现技术研究 | 刘云峰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7 | 静电喷雾微量润滑技术及其切削加工机理研究 | 许雪峰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8 | 岩土液压盾构刀盘低频振动掘削新方法及应用基础研究 | 蒋建东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49 | 液动压悬浮抛光新方法研究 | 文东辉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50 | 基于多元统计理论的间歇过程性能监控、质量预测和质量调控方法研究 | 罗利佳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3 |
51 | 网络化环境下服务供需主体博弈分析及服务资源优化配置 | 王成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3 |
52 | 复杂产品变需求设计中设计历史意图捕捉与重用方法研究 | 姜少飞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3 |
53 | 高参数泵机械密封装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子专题) | 彭旭东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12 |
54 | 智能化茶叶连续分级自动化生产装备研制与示范 | 张立彬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 2012 |
55 | 非平稳噪声条件下软测量系统量子随机滤波方法研究(参与) | 刘毅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56 | 微纳结构机械力学性能测量技术研究(参加) | 欧长劲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 | 2012 |
57 | 高压储氢、输氢、加氢安全保障技术装备与应用示范(参加) | 张林(4) | 863计划 | 2012 |
58 | 工程机械多路阀关键技术和产业化合作研究(参加) | 阮健 | 国家**科技合作项目 | 2012 |
59 | 基于全寿命过程失效模式的重要承压设备设计制造技术研究(参加) | 高增梁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12 |
60 | 新型热驱动功能纳米Cu/石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导热机理研究 | 徐斌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61 | 汽车混响内声场近场声全息-声品质3D耦合分析方法及试验研究 | 金江明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62 | 具有双稳态特性的复合材料结构粘弹性模型与变形机理研究 | 张征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63 | 复杂结构的复变函数半解析灵敏度求解方法 | 金伟娅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64 | 表面性能驱动的快速变模温注塑成型理想微观结构获取研究 | 李吉泉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65 | 基于复合弹性研抛盘的非晶薄膜衬底分级研抛新方法研究 | 金明生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66 | 考虑非线性温焓关系的过程能量多目标集成方法研究 | 蒋宁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67 | 基于CMG的软脆材料无损伤高效加工技术研究 | 周立波 | 国家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 2012 |
68 | 现场虚拟消声室构建与装备降噪方法研究 | 卢奂采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69 | 轮足式机器人越障临界载荷动态分配与关节柔顺性鲁棒控制方法研究 | 艾青林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70 | 热和机械载荷冲击下涂层结构断裂强度分析方法研究 | 柴国钟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71 | 镁合金多轴循环加载下的宏微观损伤演化与疲劳建模 | 熊缨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72 | 微米间隙密封气膜冷凝析水润滑机理与表面织构润湿控制 | 白少先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73 | 基于可控运动激励与耦合颤振的球磨机破碎能转化强化研究 | 孙毅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74 | 高频颤振激励下金属塑性成形过程表面效应及其致成机理研究 | 杨庆华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75 | 基于介电泳效应的抛光新方法研究 | 邓乾发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76 | 面向产品低碳设计冲突协调的可拓知识演化方法 | 赵燕伟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77 | 胶囊内窥图像中病灶演化及其动态识别方法研究 | 潘国兵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78 | 船舶设计制造一体化耦合关系建模及其控制研究 | 郦仕云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79 | 基于微流体动力学的茶叶干燥机理研究 | 钟江 | 国家基金青年基金 | 2012 |
80 | 负责铸件高效低耗绿色生产制造工艺及设备 | 董红召 | 863计划子课题 | 2012 |
81 | JG-JD-2012016 | 姜伟 | 重要科研单位 | 2012 |
82 | 基于非牛顿流体剪切增稠效应抛光方法的研究(转入) | 吕冰海 | 国家基金面上项目 | 2012 |
83 | ****** | 姚建华 | 国家**科技合作专项项目 | 2011 |
84 | ****** | 姚建华 | 国家**科技合作项目 | 2011 |
85 | 新型聚环酯给药弹性体的制备及对蛋白类生物药物的缓释机理与传质特性 | 张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86 | 大功率EB-PVD高速沉积铜/石墨复合材料及蒸发机理研究 | 李晓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87 | 谐振式高频电液疲劳试验机的关键技术研究 | 贾文昂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88 | 基于近场声全息技术的液压泵流体噪声与结构关联机制研究 | 裘信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89 | 体液环境下生物陶瓷涂层材料损伤、断裂失效机制研究 | 鲍雨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0 | “预氮化-激光”复合工艺制备钛基复合强化涂层研究 | 王维夫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1 | 声作用下火焰和涡耦合机制与NOx生成规律的基础研究 | 邓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2 | 基于双平面研磨方式的圆柱滚子超精密加工技术研究 | 袁巨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3 | 疲劳裂纹扩展过载效应的实验-数值杂交分析与理论研究 | 王效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4 | 基于飞鸟翼翅外形结构特征的干式气体密封端面织构仿生设计研究 | 彭旭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5 | 软固结磨粒群的理想切削条件与模具激光强化曲面气压砂轮高效光整工艺 | 计时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6 | 超薄金属双极板的树状分形表面成形机理研究 | 鲁聪达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7 | 面向绿色设计冲突消解的可拓层次基元模型及其变换方法研究 | 陈建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8 | 全息环境下复杂交通系统的分形车辆协作方法研究 | 董红召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99 | 面向云服务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知识集成研究 | 江伟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100 | 基于能量高效回收的复合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制动力调节机理研究 | 宁晓斌 | 国家基金主任基金 | 2011 |
101 | XX-JD-2010010 | 翁泽宇 | 863计划课题 | 2011 |
102 | 大柔性灵巧手稳定操作机制研究 | 张立彬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1 |
103 | 高频电液颤振发生器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 | 邢彤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04 | 复杂产品概念设计中功能-结构映射过程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 | 潘柏松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05 | 分子微囊磨具及其自润滑性能的研究 | 许雪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06 | 半导体材料的亚固结磨料线锯切割机理研究 | 姚春燕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07 | 声悬浮抛光机理及技术的研究 | 文东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08 | 取向相关的多铁性薄膜材料力、电、磁耦合机理及性能研究 | 吴化平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09 | 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腿的力约束及动载协调分配问题研究 | 李研彪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10 | 微米尺度下互连焊点断裂和疲劳失效的理论建模及算法研究 | 许杨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11 | 高参数机械密封多场耦合动态模型与液膜润滑稳定性研究 | 孟祥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12 | 成本元驱动的复杂机电产品设计过程经济性求解与演化方法研究 | 姜少飞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13 | 稠密气固两相流中粗糙颗粒的碰撞机理及动力学模型研究 | 赵云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14 | 基于微观因素耦合作用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机理研究 | 胡艳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15 | 间歇过程即时建模的特征空间分析与自适应核学习方法研究 | 刘毅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10 |
116 | JD-XX-2010008 | 姜伟 | 国家级项目 | 2010 |
117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促进摩擦学领域青年人才的培养 | 彭旭东 | 国家基金主任基金 | 2010 |
118 | 复杂腐蚀环境重大承压设备主导失效机制及关键影响因素甄别技术研究(子课题) | 陈冰冰 | 863计划子课题 | 2010 |
119 | JD-XX-2009004 | 高增梁 | 国家级项目 | 2009 |
120 | 高强度钢、淬硬钢大型零件高效切削技术及应用(参加) | 文东辉 | 863计划课题 | 2009 |
121 | 基于风险与寿命的重要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参加) | 高增梁(2) | 863计划课题 | 2009 |
122 | XX-JD-2009007 | 翁泽宇(2) | 863计划课题 | 2009 |
123 | 新型气动柔性驱动器及其在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 张立彬 | 863计划专题课题 | 2009 |
124 | 流加发酵过程机器学习阶段建模与两层优化重力研究(分项) | 蒋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25 | 颗粒增强涂层材料损伤与破坏的多尺度模拟与实验研究 | 柴国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26 | 复合型疲劳裂纹不自相似扩展行为的理论模型与实验研究 | 高增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27 | 面向物流配送的动态车辆调度模型与混合量子进化算法 | 赵燕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28 | 大流量2D数字伺服阀关键技术的基础研究 | 阮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29 | 沉淀硬化不锈钢的选区性激光固溶、合金化同步复合强化研究 | 姚建华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30 | 基于PSO和HOLON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物流瓶颈建模及其智能控制研究 | 鲁建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31 | 针对抑制钢包下渣的二相流汇流漩涡卷渣冲击振动形成机理 | 谭大鹏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32 | 基于线状变截面工具电极的小孔径内壁面紊流微结构微细电解加工技术研究 | 王明环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33 | 非均匀梯度结构骨组织工程支架优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 | 刘云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34 | 有限变分法——求解变分型积分方程问题的新型数值方法及应用 | 卢炎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9 |
135 | 近海底和水体剖面生态与环境监测平台及监测技术(参加) | 殷建军(3)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2009 |
136 | LDTN立式多级筒袋泵的研制及产业化(派出单位) | 牟介刚 | 科技部(服务企业行动) | 2009 |
137 | XX-JD-2008010 | 翁泽宇 | 863计划课题 | 2008 |
138 | 催化剂颗粒的流动特性及其对典型构件撞击的数值模拟研究 | 洪 滔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139 | 软性磨粒流的湍流调控与结构化表面无工具精密加工工艺 | 计时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140 | 新型钢带并联机器人振动与失稳机理及其运动控制技术研究 | 艾青林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141 | 尺寸突变纹理端面微米级气膜密封的机理及稳定性研究 | 白少先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142 | 多频合成激振深松部件的高效碎土机理与减阻优化 | 蒋建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8 |
143 | 纳米TiO2微胶囊复合薄膜有序沉积机理及生物安全性研究 | 肖 帆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144 | 高亮度LED蓝宝石晶圆的无磨粒抛光机理研究 | 文东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145 | 7000系铝合金高强高韧低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机理研究 | 宋仁国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146 | 环保型BCB金刚石砂轮的开发及其磨削性能的研究 | 李 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147 | 高温高压机械密封端面变形与表面织构的协同效应及其性能优化 | 彭旭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148 | 考虑环境因子影响的作物生长微流体动力学模型研究 | 胥 芳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7 |
149 | 烟气汞脱除过程中微孔炭表面吸附特性的研究 | 任建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150 | 电液激振的新方法及分解控制技术研究 | 阮 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151 | 界面和涂层三维裂纹断裂强度及分析方法研究 | 柴国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152 | 强复合冲击条件下结构安全性分析的高效新方法 | 卢炎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6 |
153 | 规则微槽气体端面密封的微尺度效应与应用基础研究 | 彭旭东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154 | 基于CFD三维数字化场的温室设计新方法研究 | 胥 芳 |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 2005 |
155 | 大规模定制的农机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新方法及其应用 | 张立彬 | 科技部**科技合作重点项目 | 2005 |
156 | 先进陶瓷精密高效加工技术基础研究 | 袁巨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 2005 |
157 | 基于气动柔性驱动器FPA的气动柔性灵巧手研究 | 张立彬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158 | 非一致曲率接触变形侠的磨粒场形态与模具曲面的气囊抛光机 | 计时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159 | 基于可拓逻辑的产品族适应性设计理论与方法 | 赵燕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160 | 温敏性智能水凝胶的体积相变特性和变形动力学研究 | 王效贵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161 | 甲烷预混气脉动燃烧低NOX排放特性和火焰结构特性研究 | 钟英杰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5 |
162 | 面向大规模定制的农机产品可重构模块化设计新方法及其应用 | 张立彬 | 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 2004 |
163 | 轮机部件激光纳米Al2O3等复合强化涂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发 | 姚建华 | 国家十五攻关 | 2004 |
164 | 电液数字阀分级控制的非线性及其应用研究 | 阮 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165 |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化学机械抛光加工机理可视化研究 | 袁巨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166 | 结构损伤、疲劳与断裂 | 蒋炎尧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4 |
167 | 316不锈钢疲劳蠕变交互作用损伤评估方法研究 | 高增梁 | 国家科技攻关子专题 | 2004 |
168 | 面向大批量定制的农业作业机可重构模块的设计方法研究 | 张立彬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 |
169 | 精密球新型研磨方式的基础研究 | 袁巨龙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 |
170 | 涂层材料热-机械接触的断裂模型和断裂过程研究 | 柴国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 |
171 | 芯片封装中的电子漂移与瞬态热循环应力计算力学模型 | 刘勇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3 |
172 | 协同产品商务模式下制造系统的性能分析与目标评价研究 | 谢列卫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2 |
173 | 基于定制的计算机生产管理系统在乡镇企业中应用与示范 | 鲁建厦 | 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 | 2002 |
174 | 2002ASME国际设计工程技术会议及计算机信息工程会议 | 赵燕伟 | 国家基金会议资助 | 2002 |
175 | 基于可拓学理论的智能化概念设计方法研究 | 赵燕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1 |
176 | 压力容器与管道安全诊断与剩余寿命评估技术 | 高增梁 | 国家科委 | 2001 |
177 | 基于光固化树脂结合剂的磨具洁净制造技术 | 彭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0 |
178 | 基于SETP核心的几何和拓补自适应优化设计方法 | 卢炎麟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0 |
179 | 电液直接数字控制技术的颤振基础研究 | 阮健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0 |
180 | 低噪、无阀和在线调频的脉冲燃烧干燥技术研究 | 陈福连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