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教师: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化教科人一体化改革,瞄定学校“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引导广大教师潜心钻研教育教学,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学院实际,现开展2025年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申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
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集群建设的人才需求,结合学院发展规划、聚焦改革重点方向,系统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加快专业内涵提质,培育教学改革成果,提升学院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二、申报方向
学院2025年重点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一流课程(含理论课程和实验实践课程)、科产教人才培养、大思政体系、产教融合基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方向1:人工智能融合课程建设与实施
针对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融合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专业课程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全过程,强化学生多学科交叉能力培养,打造“AI+机械”特色的智慧课程群,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场景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立项课程纳入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并在立项1年内至少开课1次。
方向2:虚实融合实验实践项目开发与实施
针对学生实验实践环节存在的难点,依托国家虚拟仿真实验中心、产业学院、实验中心、工训中心等平台,利用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新技术,根据学科特色开发虚实融合实验实践项目,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立项项目纳入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并在立项1年内至少开课1次。鼓励校企联合开发,学院为课程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投入。
方向3:科产教融合项目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卓越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结合教师科研方向和产业集群升级需求,聚焦产业共性技术或关键产品开发,通过科研项目驱动前瞻力、产品开发支撑工程力,探索产教融合项目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立项项目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试点,联合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不少3项并开展实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方向4:全场域大思政体系构建与实施
聚焦“机械铸就大国重器”的价值塑造理念,深化课堂、校园、车间、社会等全场域思政育人体系的构建,提高学生价值引领力。
立项项目至少形成思政案例集1份或思政类教改论文1篇。
方向5:校企地产教融合基地建设与管理
针对校企地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学院地方研究院、企业实践基地等平台,在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实习实践条件保障、毕业设计出题解题验题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为校企地协同育人提供资源保障。
立项项目须至少依托1个实践基地形成不少于5人的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参与育人过程、或提出不少于5个企业题目并落实学生开展毕业设计。
三、申报条件
1.课程项目须为独立设课的课程,可以是新建课程,也可以是现有课程的升级改造,但后者须在立项建设期内按照要求进行优化调整。
2.项目负责人须为本院在职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承担的教学任务应不少于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限报1项。已获得国家、省部级或校级资助的教改课题或课程建设同类课题,不得重复申报。
3.鼓励跨学科、跨学院联合申报,鼓励与相关企业、研究院所等共建课程。
4.项目负责人两年内没有退休、调离学校、出国一年及以上的可预见的人事安排,无主持的未结题的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四、建设要求
1.项目建设期1年,由学院组织开展建设中期检查及验收。
2.课程类项目应在建设期内至少开课1次,并在学校教学平台或其他线上平台上建课,建立、完善课程视频资源、案例库、题库、实践项目等,鼓励利用人工智能+教学工具开展教学,规范记录学生学习表现与过程,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3.其他项目应根据申报方向要求形成相应的成果1份,包括不限于案例集、教改论文、媒体报道等形式,鼓励教师撰写教改论文。
4.项目以汇报答辩会的形式组织项目验收,综合考察教学改革实践推进、理论研究、辐射推广情况,需提交项目结题简表、不少于3000字的总结报告以及相应的佐证材料。
五、政策保障
1.学院对按期结题后的项目视验收结果给予一定的教学工作量支持、教学奖励和推广宣传。结题优秀奖励2000元,合格奖励1000元。优秀建设项目在推荐校级教学改革项目时予以优先考虑。
2.学院鼓励依托项目发表B类及以上教学论文或出版教材,并支持一定比例的版面费或出版费,同时根据《机械工程学院教职工奖励实施办法》进行奖励。教学论文的期刊等级参照人事处制定的标准执行。
3.项目建设期内如涉及材料、差旅等经费支出,可向专业申请一定的补贴。
六、工作安排
1.专业组织申报及推荐:申报教师填写《机械工程学院教学改革项目申报表》(附件1)及《汇总表》(附件2),于4月14日前上报各专业。专业审核后,于4月18日前推荐至学院。
专业上交材料:《申报表》及《汇总表》电子稿发送至jdxyjx@zjut.edu.cn,申报表纸质稿交至机械楼B507(学院联系人:竺炯林,85290650)。
2.学院组织专家评审,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议确定院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并发文。
附件下载: